唇炎反復發(fā)作到底怎么辦?
吳姨今年50歲出頭,兒子的高考讓她操碎了心,幾個月內(nèi)瘦了不少,嘴唇反復脫皮,伴有瘙癢,圖方便自己買藥膏涂一涂。
后來出現(xiàn)了睡眠差,難入睡,胃口差,但吳姨遲遲拖著不肯去看醫(yī)生,一直等到兒子收到錄取通知書,才松口氣,在家人的勸說下前來找德叔求治。
初見時只見她一臉憔悴,面微腫,雙目閃爍,口唇干燥、唇周發(fā)紅,稍腫,詳細詢問病史得知吳姨經(jīng)常鼻塞,口腔潰瘍,口氣重,沒胃口,稍微吃點東西,便會出現(xiàn)胃脹,打嗝等不適,再看舌苔,舌中部苔黃厚,則脈沉細。
德叔解謎
虛實交錯 脾腎不足是關鍵
吳姨由于兒子高考,陪著熬夜學習,加上飲食不規(guī)律,不斷消耗、透支生命的物質基礎—精血,所以吳姨的唇炎反復、口腔潰瘍等癥狀與精血虧虛,相火上炎有關。
引起相火上炎的根本原因在于先后天不足,所以這一派“熱象”不能單純使用清熱之品,不能一味見火清火,還要注意鼻塞、大便爛、胃納差、苔黃厚等容易被我們忽視的“虛”象。
治療上,第一步重在清熱除濕止癢,佐以調脾,第二步以調脾固腎為主,經(jīng)過近1個月中醫(yī)辨治,至今有半年唇炎未再發(fā)作,口腔潰瘍、睡眠差等不適痊愈,體重也增加了。
預防保健
唇炎反復難愈 巧用穴位
德叔強調不是所有唇炎都是濕熱在作怪,觀其本底為關鍵,尤其是像吳姨這類人群,脾虛為本,雖有口腔潰瘍,口氣重等“熱像”,但其實多是脾虛處理不了吃進去的食物,食物堆積在腸道而出現(xiàn)的。
不能盲目清熱利濕,因為這類食物多為苦寒之品,弱弱的脾胃,再次受到傷害,容易反復發(fā)作。
平時可以做一些穴位按摩緩解。具體方法如下:
選血海,豐隆,足三里穴,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揉穴位,力度以有酸脹感為度,每個穴位按揉150~200次,每日1次,有祛風止癢,健脾益氣之效。
德叔養(yǎng)生藥膳
生地防風燜老鴨
材料:老鴨半只,生地黃15克,防風10克,白術15克,食用油、精鹽、生抽、生粉、白砂糖適量。
功效:滋陰養(yǎng)血,祛風潤燥。
制法:各物洗凈,老鴨切塊,放入沸水中焯水。生地黃、防風、白術放入鍋中,加清水500毫升(約2碗水量),煮20~30分鐘,取藥汁備用。鍋內(nèi)放適量食用油,炒熱后,將老鴨放入鍋中,加入生抽、生粉、精鹽、白砂糖調味,炒至肉熟,放入鍋中,加入清水100毫升及藥汁,蓋上鍋蓋燜煮至收干湯汁即可。(2~3人量)